北京时间7月10日,经过一小时的全球瞩目等待,马斯克终于揭开了xAI最新力作——Grok 4的神秘面纱。这款被马斯克称为”世界上最聪明的AI”的模型,一经发布就在各大基准测试中刷新纪录,成为首个在”人类最后考试”(HLE)中突破50%准确率的AI模型。

算力规模:史无前例的训练投入
Grok 4的训练规模体现了xAI在AI基础设施上的巨大投入,其算力配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:
基础设施配置
硬件配置 | 具体规格 | 用途分配 |
---|---|---|
预训练集群 | 10万张H100 GPU | 基础模型训练 |
强化学习集群 | 20万张H100/A100混合 | RL微调与推理优化 |
总算力规模 | Colossus超算中心 | 全流程AI训练 |
训练时长比 | 比Grok 2提升100倍 | 深度学习迭代 |
RL算力比 | 比Grok 3提升10倍 | 强化学习专用 |
马斯克透露,xAI在强化学习上投入的算力几乎与预训练算力相当,这种”双引擎”驱动的训练方式在业界极为罕见。团队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训练模型进行思考、推理和自我纠错,这正是Grok系列推理能力的核心来源。

训练架构演进
Grok系列的训练范式经历了显著演进:
モデルバージョン | 主要技术范式 | 计算资源分配 | 核心突破点 |
---|---|---|---|
Grok 2 | 下一个token预测 | 基础预训练为主 | 规模化扩展 |
Grok 3 | 预训练 + 初步RL | 预训练算力10倍提升 | 引入推理能力 |
Grok 4 | 原生工具融合 + 大规模RL | RL算力再提升10倍 | 工具使用与多智能体 |

核心技术架构:原生集成的创新设计
工具融合训练机制
Grok 4最大的技术创新在于将工具使用能力直接融入训练过程,而非传统的后期集成方式:
技術的特徴 | 传统方案 | Grok 4方案 | 性能提升 |
---|---|---|---|
工具调用方式 | 后期API集成 | 原生训练融合 | 效率提升3-5倍 |
学习曲线 | 陡峭适应期 | 平滑增长 | 一致性更好 |
扩展性 | 受限于接口 | 无缝集成 | 支持复杂工具链 |
推理一致性 | 容易断层 | 端到端优化 | 错误率降低40% |
这种设计使得Grok 4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学会何时、如何以及为什么使用特定工具,而不是简单地调用外部API。
多智能体协作系统
Grok 4 Heavy采用了多智能体并行工作模式,其技术规格如下:
协作参数 | 技术规格 | 工作机制 |
---|---|---|
并行智能体数量 | 最高32个 | 同时处理同一问题 |
推理分支策略 | 深度搜索树 | 每个分支独立探索 |
协作验证机制 | 交叉验证算法 | 智能体间互相校验 |
最优解选择 | 集成学习融合 | 全局最优答案生成 |
测试时计算扩展 | 1×到32×可调 | 根据任务复杂度动态调整 |
这种”博士生团队结组做题”的方式,让单个智能体40%的准确率提升到了50%以上。

模型性能参数
核心指标 | Grok 4规格 | 行业对比 |
---|---|---|
上下文长度 | 256K tokens | 企业级应用标准 |
API版本号 | grok-4-0709 | 最新稳定版本 |
推理速度 | 75 tokens/秒 | 超越Claude 4 Opus(66 tokens/秒) |
延迟优化 | 端到端减半 | 语音交互实时性 |
并发处理 | 支持多用户高并发 | 商业化就绪 |
模型世代 | 第7代基础架构 | xAI最新技术栈 |


基准测试表现:全面领先的智能水平
学术与推理能力
Grok 4在各项权威测试中的表现证明了其”博士后水平”的智能:
测试类别 | 具体基准 | Grok 4得分 | Grok 4 Heavy | 人类博士水平对比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综合学科 | HLE (人类最后考试) | 38.6% | 44.4% | 超越多数博士生 |
数学竞赛 | AIME25 | 100% | 100% | 满分水平 |
团队数学 | HMMT25 | 96.7% | 96.7% | 顶尖竞赛水平 |
研究生问答 | GPQA | 88.9% | 88.9% | 博士入学水平 |
数学奥赛 | USAMO25 | 61.9% | 61.9% | 国际竞赛水平 |
编程竞赛 | LCB (Jan-May) | 79.4% | 79.4% | 专业程序员水平 |

AGI核心能力评估
在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测试中,Grok 4同样表现突出:
AGI测试项目 | Grok 4表现 | 技术意义 | 与竞品对比 |
---|---|---|---|
ARC-AGI-2 | 15.9% | 首个突破10%的商业模型 | 比DeepSeek R1高出12倍 |
ARC-AGI-1 | 66.7% | 在已知模式上的泛化能力 | 超越GPT-4近6个百分点 |
成本效率比 | 最优 | 单位美元智能最高 | 性价比行业领先 |

特殊测试场景
在一些独特的测试场景中,Grok 4展现了超越传统AI的能力:
测试场景 | 具体的表現 | 技术含义 |
---|---|---|
Vending-Bench商业测试 | 净资产是第二名2倍 | 长期商业决策能力 |
RKG药物发现 | 唯一突破10%的模型 | 生物医学推理能力 |
复杂物理建模 | 成功模拟黑洞碰撞 | 高级科学计算能力 |

定价与商业化策略
xAI为Grok 4制定了明确的高端定位策略:
服务等级 | 月费定价 | 年费定价 | 核心功能差异 |
---|---|---|---|
SuperGrok | 30美元 | 300美元 | 单智能体标准版 |
SuperGrok Heavy | 300美元 | 3000美元 | 多智能体协作版 |
这一定价策略将Grok 4定位为企业级和专业用户的高端AI服务,年费版本的Heavy版本高达2.15万元人民币。

应用前景与产业整合
Grok 4将快速整合到马斯克的产业生态中:语音助手已集成到特斯拉最新固件,Optimus机器人将搭载Grok作为AI大脑。xAI计划在接下来几个月内陆续发布专用编程模型、多模态Agent和大规模视频生成模型,构建完整的AI产品矩阵。
Grok 4凭借20万GPU集群的算力优势和原生工具融合的技术创新,在AI竞争中确立了领先地位。其在各项基准测试中的压倒性表现,特别是在需要深度推理的复杂任务上的突破,标志着AI能力向”超人类智能”迈出了重要一步。虽然高昂的定价限制了普及范围,但对于追求极致AI能力的专业用户来说,Grok 4无疑提供了目前市场上最强大的选择。

GPT Plus、Claude Pro、Grok Superの公式有料専用アカウントを使用したい場合、トップアップの方法がわからない場合は、当社の専門チーム(wx: f15303420735)にお問い合わせください。